当前位置:首页 > 屏幕 > 正文

院士是怎么评选上的?若被评为院士能算科学家了吗终身教授和院士院士算公务员吗

  • 屏幕
  • 2024-07-13 19:40:42
  • 125
摘要: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院士终身制没了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院士终身制没了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院士是怎么评...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院士终身制没了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院士终身制没了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院士是怎么评选上的?若被评为院士能算科学家了吗

有幸协助参与了2017年和2019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首先要说明一点:两院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这两个。其他很多院校也有两院,但不是一回事。

这两个院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学术机构。一共有院士2000名左右。通俗的解释,功能有点儿像以前的翰林院。绝大部分院士是该领域最牛的学术带头人。为什么两个院呢。一个代表科学技术学科,而另一个代表着工程技术学科。

院士是怎么评选上的?若被评为院士能算科学家了吗终身教授和院士院士算公务员吗 屏幕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院士最大的竞选机制也是区别于所有机构的特点在于:院士选院士!就是说无论是谁提名的候选人(即使是国家总理)。都要经过在册院士们对于他学术,声望,科研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后内部投票决定。由于院士的地位特殊,目前在我国享受副部级待遇。而且会有院士工作站,独立实验室等研究支持。每年也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对于一个做学问人来说。能够被推荐竞选院士几乎可以吹一辈子了。代表了整个社会对他的认可。

院士两年增选一次。一共分两轮竞选。第一轮是由院士或者本单位提名。第二轮是院士们评估决定。2019的年工程院院士增选中,企业家李彦宏,王传福都参加了选举。这也是第一次非学术机构的民企科学家获得提名。

至于院士是不是科学家,应该这么解释:院士是在科学家的基础上选出来的学科带头人。是某个领域科学家当中最牛或者科研成果最多的那一位(或几位)。

国内平时所说的院士一般指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是国内的最高学术荣誉,能够成为院士的人都是自己所在领域中的佼佼者。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机构对院士的评选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在院士评选时设置了一道65岁年龄界限。凡是超过65岁的人要参选院士,需要有6名或6名以上的院士推荐,并且至少4位推荐者所在的学部与被推荐人相同。这道年龄限制使得中科院和工程院新当选的院士年龄普遍在65岁以下。也有分析认为,屠呦呦成不了院士、袁隆平成不了中科院院士与这道年龄限制有着一定的关系。

院士增选时整体上是比较公正的,在中国因获得了院士头衔往往意味着有了很多学术方面甚至生活方面的利益,同时院士的所在单位也是很大的受益方,因此国内院士增选时,会有很多人帮忙搞公关。也有很多人研究透了规则,抓住规则的疏漏之处或充分利用规则为自己当选尽力。当年铁道部的***光要参评院士,没有成果,便凑了30多位学者为其代笔,最终以一票之差落选。这是院士增选时的丑闻之一。另外还有谢剑平当选“烟草院士”后引发争议,工程院劝谢剑平自己退出被拒绝;院士出现学术丑闻,却因院士是终身制而显得尴尬。

国外的院士增选规则也不是完美无缺。国内出现过几次某某某落选中国院士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讨论,其实不排除有些人在利用美国的院士评选规则。美国的国家科学院院士增选也是由院士推荐的,不同的是被推荐人可能不知道自己被推荐了,并且美国的院士几乎不会与利益挂钩。规则不一样,出现在美国当选了院士在中国成不了院士的情况并不稀奇。

院士只不过是一顶头衔,没必要将它看得太重。尊敬科学家不等于尊敬院士,不是院士照样可以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院士算公务员吗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身份。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而公务员是指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

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不是公务员

院士在中国一般指代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有自己的实体的研究所,而中国工程院似乎没有实体的研究所。当然了,所谓的院士并不一定是在这两个单位工作的,可以在别的大学里工作,也可以是院士。

院士是我们国家最高的学术荣誉。以前一般为终身荣誉,除非特殊情况,这个称号是在终身制的,所以含量金很高。

院士是怎么评选上的?若被评为院士能算科学家了吗

国内平时所说的院士一般指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是国内的最高学术荣誉,能够成为院士的人都是自己所在领域中的佼佼者。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机构对院士的评选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在院士评选时设置了一道65岁年龄界限。凡是超过65岁的人要参选院士,需要有6名或6名以上的院士推荐,并且至少4位推荐者所在的学部与被推荐人相同。这道年龄限制使得中科院和工程院新当选的院士年龄普遍在65岁以下。也有分析认为,屠呦呦成不了院士、袁隆平成不了中科院院士与这道年龄限制有着一定的关系。

院士增选时整体上是比较公正的,在中国因获得了院士头衔往往意味着有了很多学术方面甚至生活方面的利益,同时院士的所在单位也是很大的受益方,因此国内院士增选时,会有很多人帮忙搞公关。也有很多人研究透了规则,抓住规则的疏漏之处或充分利用规则为自己当选尽力。当年铁道部的***光要参评院士,没有成果,便凑了30多位学者为其代笔,最终以一票之差落选。这是院士增选时的丑闻之一。另外还有谢剑平当选“烟草院士”后引发争议,工程院劝谢剑平自己退出被拒绝;院士出现学术丑闻,却因院士是终身制而显得尴尬。

国外的院士增选规则也不是完美无缺。国内出现过几次某某某落选中国院士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讨论,其实不排除有些人在利用美国的院士评选规则。美国的国家科学院院士增选也是由院士推荐的,不同的是被推荐人可能不知道自己被推荐了,并且美国的院士几乎不会与利益挂钩。规则不一样,出现在美国当选了院士在中国成不了院士的情况并不稀奇。

院士只不过是一顶头衔,没必要将它看得太重。尊敬科学家不等于尊敬院士,不是院士照样可以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有幸协助参与了2017年和2019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首先要说明一点:两院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这两个。其他很多院校也有两院,但不是一回事。

这两个院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学术机构。一共有院士2000名左右。通俗的解释,功能有点儿像以前的翰林院。绝大部分院士是该领域最牛的学术带头人。为什么两个院呢。一个代表科学技术学科,而另一个代表着工程技术学科。

院士最大的竞选机制也是区别于所有机构的特点在于:院士选院士!就是说无论是谁提名的候选人(即使是国家总理)。都要经过在册院士们对于他学术,声望,科研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后内部投票决定。由于院士的地位特殊,目前在我国享受副部级待遇。而且会有院士工作站,独立实验室等研究支持。每年也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对于一个做学问人来说。能够被推荐竞选院士几乎可以吹一辈子了。代表了整个社会对他的认可。

院士两年增选一次。一共分两轮竞选。第一轮是由院士或者本单位提名。第二轮是院士们评估决定。2019的年工程院院士增选中,企业家李彦宏,王传福都参加了选举。这也是第一次非学术机构的民企科学家获得提名。

至于院士是不是科学家,应该这么解释:院士是在科学家的基础上选出来的学科带头人。是某个领域科学家当中最牛或者科研成果最多的那一位(或几位)。

到此,大家对院士终身制没了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院士终身制没了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